他們畢生追求,發(fā)揚詠春!
——寫在深圳出品原創(chuàng)舞劇《詠春》即將開啟海外首秀之際⑥
深圳出品的舞劇《詠春》將於9月27日至30日在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連演4場,拉開海外演出大幕。而在新加坡,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日復一日地付出心血,只為傳承、發(fā)揚中華武學精華詠春拳。
舞劇《詠春》劇照
葉問第五代傳人李大明:白天授課晚上教拳
55歲的新加坡國立大學法學院教授李大明,白天在大學教法律,晚上在自己開的詠春拳學校教拳法,他也是葉問第五代傳人。李大明年少時就熱愛武術,1988年赴新西蘭學習法律時與詠春結緣,後又有幸跟著名的詠春拳師傅譚鴻勛習得一身好功夫。儘管工作忙碌,但為了發(fā)揚詠春拳,李大明2006年創(chuàng)辦「新加坡詠春研習軒」,至今已教導過500多名來自各行各業(yè)的弟子。
李大明在用木人樁練習詠春拳。 (網絡圖片)
看李大明打詠春,一招一式毫無花哨。面對詠春拳獨有的訓練器械木人樁,李大明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拳腳、手法和身法,通過練習木人樁,可將詠春拳的所有手法、腳法糅合到自由搏擊中去。他雙臂剛柔交替,武舞交融,動作幅度沒有電影裏演的那麼大,但速度快很多,給觀者一種行雲流水、渾然天成之感,而攻守之間,神態(tài)自若,如入化境。
李大明在武館練習。 (網絡圖片)
詠春拳套路看似簡單,其實蘊藏著高深的哲學內涵。李大明教學,也言簡意賅,「詠春拳講究以柔克剛,鬆柔結合,講究輕出重收。」他一直向弟子強調,詠春拳是自衛(wèi)的技術,合理使用武力的目的,是要制止侵襲,不是為了侵襲?!肝湫g講究的是心靈修養(yǎng),影響到生活點滴。學習詠春拳帶給人們的不只是格鬥技術和神經反應,還有因詠春拳提倡精神放鬆,使人們面對突發(fā)的環(huán)境,亦能以冷靜的態(tài)度處理?!?/p>
李大明感慨現在的人太著急,很難沉下心真正學習一項本領。他坦誠不隨便收徒,「我不看有沒有天賦,而是有沒有耐性?!乖伌喝枰獣r間來練,相當辛苦,很多人在練習過程中,因身心疲憊而放棄。在練習過程中,是否能堅持下去,直到練出實戰(zhàn)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舞劇《詠春》劇照
武館高級訓練導師:大力推廣詠春文化價值
每天練習近5小時,每三四個月就去香港在葉問晚年倡議興辦的「詠春體育會」特訓一到兩周。跟隨葉問關門弟子李煜昌師傅習拳十年的何俊宏,如今已是新加坡DLVT武館(Dennis Lee Ving Tsun Martial Arts Association - Singapore)的高級訓練導師。
何俊宏和他的學生們。(何俊宏供圖)
何俊宏目前有106名學生,來自不同國家,擁有不同背景。他每周授4堂課,每次兩小時,課程內容不僅包括詠春拳的技巧和套路,還涵蓋詠春文化,包括葉問的生平經歷等。何俊宏認為這種全面的教學有助於學員更好地理解詠春拳的背後文化,使其不僅掌握拳法技巧,還能了解拳法背後的傳統和歷史。
何俊宏在葉問像前練習。(何俊宏供圖)
葉問將詠春拳簡化,使之易於學習,技巧容易上手,此舉為詠春拳在全球範圍吸引逾200萬名學習者。何俊宏特別強調詠春拳的實用性,「通過巧妙運用力量,可使弱勢擊敗強勢。而且練習並不需要太大體力,這使得詠春拳成為一種可持續(xù)的健身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何俊宏看來,習武不僅為了「戰(zhàn)鬥」,更為了做人,「習武可以培養(yǎng)個人的意志、信心、耐心、恆心,使個人能夠更好地控制情緒。習武也可以幫助個人發(fā)展更強的身體協調能力,增進思維。習武過程中,個人的性格特點也會反映在拳法中。因此,習武不僅僅是一項技能,更是一種提升個人品質和生活方式的途徑?!?/p>
2019年,電影《葉問》第四部上映時,DLVT武館為觀眾表演詠春拳。(何俊宏供圖)
作為一名熱衷於傳承和推廣詠春拳的傑出教練,何俊宏認為自己的教學與推廣工作不僅局限於技巧的傳承,更強調詠春拳背後的文化價值,希望和拳友一起探究華人文化如何成為文明互鑒的源動力。2019年,電影《葉問》第四部上映時,DLVT武館曾參與相關活動進行詠春拳的表演、解說,吸引5000多名不同族裔的觀眾,促進了不同地域間的文化交流,加深了文明互鑒。如今深圳出品舞劇《詠春》即將於新加坡開啟海外首秀,何俊宏表示相當期待,「這個舞劇能夠讓新加坡人更深入地了解詠春文化的歷史和價值,並為中華武術的傳統和多樣性增添更多理解與欣賞?!?/p>
何俊宏在練習。(何俊宏供圖)
不論是李大明師傅的詠春研習軒,還是何俊宏就職的DLVT武館,場館內夜夜亮起的燈光,不僅凝聚著文化傳承的薪火,也凝聚著華人華流的榮光,為擁有千年歷史的詠春拳注入新的生命。(深圳報業(yè)集團記者 趙偉君 余冕/文 莫榮寶/視頻 陳苑婷/文案 徐瑜鴻/設計)